乌克兰试射新型导弹 或成俄罗斯“重大的威胁”
2018-02-01 16:26:30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朱声波
据俄罗斯媒体1月30日报道称,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亚历山大·图尔奇诺夫宣布,乌克兰在当日首次成功试射新型陆基巡航导弹,这款导弹主要对地面与水面目标进行打击。试射后,乌克兰方面对于该导弹的各项数据非常满意,并表示这款导弹未来还将开发空射和海基的版本,将成为敌人“重大的威胁”。
新导弹是基辅“射线”设计局与几家国企和私企联合研制的,被外界称为“海王星”项目。据悉,该项目是在80年代初苏联Kh-35导弹的基础上研制反舰导弹系统,然后安装在地面移动发射装置、军舰和苏-27战机上。 这种导弹在苏联时期就计划量产,乌克兰拥有完整的生产设计资料,使得再生产成为可能。
为了打击地面目标,“海王星”或将安装惯性/卫星复合制导系统。导弹的最大射程据称是280公里。
Kh-35(北约代号SS-N-25)反舰导弹
Kh-35(北约代号SS-N-25)反舰导弹
然而,制造导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由于乌克兰军工业目前处境凄惨,基辅能否量产这种高科技产品呢?
Kh-35(北约代号SS-N-25)反舰导弹
军事评论员王强认为,乌克兰继承了苏联军工体系的重要资产,具有比较强悍的军工生产和出口能力,比如乌克兰制造的“堡垒”坦克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良好口碑。而且苏联时代当时的决策者为了照顾各加盟共和国的利益,采取了较为均衡的军工体系划分方式,各个加盟共和国或多或少都有相关机构从事军工生产,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作为三大主体性共和国军工研发实力最为强大,其中乌克兰在发动机技术方面表现更加突出,俄罗斯空天军部队迟迟拿不到乘手的战略轰炸机与克里米亚公投之后俄乌关系恶化不无关系。近年来出于对自身安全问题的考虑,乌克兰军工企业加快新武器研发力度,先后有多款高技术兵器进入实验状态,新型反坦克导弹试射后,乌克兰还专门研发了与Rk3导弹配套的遥控武器站,使用激光驾束制导,与12.7机枪配合使用,可依托地面海上平台打击悬停直升机,反映出冲突对峙背景下的乌克兰依然具备一定的武器研发实力。实际上乌克兰早在2012年就制定了国家武器和军事技术发展的中长期计划,计划拨款21亿美元,要求国防军工部门要保障军队现代化改装,军队要采购一批新型武器装备,国家要优先发展航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和无线电电子战装备,以及导弹技术等。
Kh-35(北约代号SS-N-25)反舰导弹
很显然,此次乌克兰试射的反舰巡航导弹就是落实该计划的实际动作。但是,由于近年来乌克兰经济衰退,在科学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加之人才流失严重,据报道目前乌克兰技术科学人员仅剩不到14万人,不到过去的三分之一,40岁以下副博士学位获得者仅有30%在研究领域,严重制约了创新能力发展,国家GDP增长只有0.7%来自于创新拉动。因此,外界对乌克兰的军工研发普遍表示怀疑。此次导弹试射,乌克兰公布该弹指标为射程280公里左右,具备攻击地面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但俄罗斯方面第一时间就表示,这款所谓的新导弹无非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俄制Kh35型导弹的翻版,甚至气动布局都未作修改,依照乌克兰现有实力即便导弹在试验阶段可以命中目标,但距量产至少还要十年。抛开俄罗斯与乌克兰的过节,仅从乌克兰自身实力来看,这一番评论应该不算夸大其辞。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朱声波 实习编辑:张欣萌)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