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事时报》27日刊登了美军退役上将、原太平洋司令部司令丹尼斯·布莱尔题为“日本和台湾必须重新评估如何拦截中国威胁”的署名评论文章。他在文中描述称,解放军海空军近年频繁在台湾和日本周边的国际海空域进行巡逻。日本和台湾认为“解放军这类活动是一种威胁”,因此每当解放军船只或飞机靠近时,都会紧急出动舰机进行监视。台湾和日本每年还会公布这些拦截行动的统计数字。例如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7月18日发布消息称,为应对有可能“侵犯日本领空”的外国飞机,2018年第二季度(4月至6月),日本航空自卫队战机紧急升空271次,其中针对中国的紧急升空次数就达173次,比2017年同期增加72次。
布莱尔认为,虽然这种拦截行动看似“保护国家主权”,但无论是拦截飞机还是警戒船只,都属于简单的战术行动,对部队战时技能的训练价值很小。相反,通过分析日本和台湾在紧急出动时的反应,解放军倒是得以窥探日台的反应速度和警戒模式,“这些情报有助于解放军在未来的作战中获得优势”。
报道认为,对于日本和台湾更不利的是,这些“拦截一切”的政策,对预算影响尤其明显。“作战部队不得不在这些单调的紧急出动中耗费战机飞行小时数和加大舰艇的日常损耗,它们占用了原本用于高级训练的资金,而后者本是用来磨炼战时需要的技能”。类似情况在军备采购中也同样存在。为满足拦截行动的需要,日本和台湾只能从有限预算中采购额外的战机和舰艇,而远程地对空导弹、潜艇或其他系统的军购项目被迫延期,“这些系统在击败中国军事野心和守卫岛屿等领域能发挥更大作用”。
布莱尔总结说,“当前日本和台湾‘拦截一切’的政策正在降低他们在冲突中保卫自身的能力,降低了对中国军事侵略企图的威慑力”。日本方面也有类似看法。日本共同社此前曾报道说,由于频繁紧急起飞应对中俄军机,航空自卫队战机“疲于奔命”,很多战机出现机体疲劳、维护不力的糟糕状况。
既然日本和台湾当前的拦截政策如此“得不偿失”,那么布莱尔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他建议,日本和台湾首先应该确认海空部队的预算划分比例,到底应该拿出多少用于日常拦截行动,多少用于作战任务的训练。他认为“拦截行动应该只消耗海空军训练预算的一小部分,比如10%”。其次,日本和台湾不应该为日常拦截任务单独采购某种装备,而应该在军购时综合考虑舰艇、飞机、传感器和武器的战时实用性。“日本和台湾都迫切需要战斗机和水面舰艇执行战时任务,单独为拦截行动购买零部件或附加装置是在浪费资源”。
布莱尔的第三个建议是日台应当制定新的拦截政策,“不需要拦截所有靠近的解放军舰艇和军机”。只需要密切关注解放军的活动,“如果解放军舰机真正试图逼近,再出动部队进行拦截,这样日台的拦截行动具有不可预测性,不会泄露其全部能力”。
布莱尔最具争议性的建议是,日本和台湾需要告诉公众,根据国际法,舰艇和飞机在国际海空域的航行是自由的。日本和台湾的船只、飞机也有权在靠近中国大陆的国际水域和空域自由行动。“为强调这一点,日本和台湾应该将自己的舰艇和飞机送到离中国大陆较近的国际水域巡逻,就像美国海空军在中国附近做的那样。”他甚至建议,日本和台湾可以在其周边利用解放军舰机“磨炼自身的作战技能”。数月前,中国航母辽宁舰编队在台湾周边航行,受到岛内媒体关注。“如果辽宁舰未来再进行类似航行,台军应对辽宁舰发动模拟攻击,提高自身战备程度,并展示辽宁舰在战时易受伤害的现实”。
军事评论员杜文龙认为,最近美国给台湾地区和日本出的这个招,最终目的就是想对我们“绕台”或者是前出一二岛链的这种精力和能力的牵制。美国这样做目标也很显然,就是要把台湾地区和日本推到第一线,大国竞争目标是中国,如果在美国接触中国之前,有日本和台湾地区当成马前卒,这样自己有可能会更轻松,但是不要忘了谁在前面,谁头上被“棒子”敲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目前这种所谓的鼓励实际上是把他们当成第一波炮灰的一个基本选项。如果台湾地区和日本心里明白,大概不会上当。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朱声波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