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破译了日军密码吗?
近年来有种说法,说是中国事先破译了日军的密码,从而掌握了日军将要偷袭珍珠港的计划,还通知了美国,只是美国孤立主义盛行根本不把中国的通报当回事,这才在珍珠港遭受了巨大损失。对于破译日军密码的,既有说是共产党方面,也有说是国民党的军统,还有说是中统,其中最有鼻子有眼的,就是池步洲破译的说法。
但是日军对于偷袭珍珠港高度保密,在1941年10月之前,知道偷袭计划的就只有少数几个参与计划制订的人,就连大本营高层知道这个计划也没有几个。联合舰队和军令部之间有关偷袭计划的交涉,也全部都是由专人递送,从不用电报发送。从计划制订直到攻击开始,日军就从来没有用电报发送过偷袭计划,连电报也没有怎么破译?
11月26日,日军攻击舰队从单冠湾启航直扑珍珠港。不过当时日本最高层还没最后确定是否和英美开战,如果日美谈判成功,舰队就必须取消行动返航,所以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还特别严令一旦接到返航命令,必须坚决执行。12月1日,日本御前会议做出了和英美开战的最后决策,根据这一决策,山本五十六在12月2日向攻击舰队发出“攀登新高山1208”的暗语电令,意思是12月8日为开战日。除此之外,攻击舰队在近6000公里的漫长航程中就再没有收发过任何一封电报,单单仅凭“攀登新高山1208”怎么能洞悉日军将要偷袭珍珠港?
至于池步洲的破译说,主要是说他根据从1941年5月起,日本外务省与驻檀香山(夏威夷首府)总领事馆之间的密电往来增多,以及檀香山总领事馆报告美军在珍珠港停泊战舰的舰名、数量、停泊位置、进出港时间、官兵休假时间,还有外务省多次询问每周中哪一天停泊的舰只数量最多等情报,再加上1941年12月3日,池步洲又破译了日本外务省致驻日大使野村的特级密电,主要内容是主要立即销毁密码和机密文件、将存款转移到中立国家银行和按照御前会议决议采取断然行动。就是根据这些情况,池步洲分析出了日军将要偷袭珍珠港。
池步洲破译日本密码并进而判断出日军将袭击珍珠港的说法流传最广
从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分析却并不符合逻辑。首先,当时日本已经在准备和英美开战,要求各驻外使馆报告所在国情况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实际上除了檀香山总领事馆外,日本驻菲律宾、新加坡、曼谷等地的使领馆都在积极搜集当地各种情报,就单凭檀香山总领事馆报告当地情况就断定日军要偷袭珍珠港,实在太牵强。其次,当时破译密码在技术上主要依托数学领域的成就,二战中所有著名的密码破译专家,从波兰的马里安•雷耶夫斯基到英国的图灵、美国的弗里德曼和罗彻福特都是在数学领域上有着很深的造诣,而池步洲是学电气工程和经济学,在技术上破译密码的可能性并不大。更重要的,关于池步洲破译日军密码的说法,也只见于一些书籍和杂志,在正式的官方档案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回忆录中都没有可以佐证的材料。再退一步说,池步洲仅仅根据外务省和领事馆之间的往来电报就认定日军将要袭击珍珠港,如此重大的战略性情报,这样的根据也实在太单薄了,美国就算接到了中国的通报,对于两国开战的重大问题,换了谁也都不可能就这样轻易相信。
美国早已经破译了日本密码
其实美国根本不需要中国的通报,美国自己早已经破译了日本的外交密码。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事情报局和国务院就联合成立了破译小组,也就是被称为“黑室”的破译机构。1921年这个小组就破译了日本的外交密码,因此美国在华盛顿海军军备会议上完全掌握了日本谈判的底线,从而占尽了上风。虽然1929年10月该小组被解散,但仅仅半年后的1930年4月,美国陆军就成立了专门破译敌方密码的信号情报处。美国海军也在1922年成立密码破译部门海军作战部第20出(通信处)G科(通信保密科),代号OP-20-G。
1936年,陆军信号情报处就破译了日本外务省的A型密码(代号红色密码)。1940年又破译了日本外务省保密级别更高的B型密码(代号紫色密码)。1941年9月,美国海军OP-20-G全面破译了日本外务省与驻檀香山总领事馆和驻华盛顿大使馆之间的几乎所有电报。因此,从1941年1月开始,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以及后来的特使来栖三郎和美国举行了多次谈判,日本的条件和底线美国都一清二楚。
日本特使来栖三郎(左)和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右)负责和美国谈判
美国根据日本12月1日最后确定是否开战的时间期限,之前都和日本虚与委蛇,甚至让日本觉得很可能通过谈判解决双方分歧,11月22日美国提出的妥协方案更是让日本吃了定心丸,也让中国和英国大为紧张。但直到11月26日美国才突然提出了日本根本不可能接受的最后通牒《赫尔备忘录》,等于在日本内定的期限前四天突然将日本逼到了谈判破裂的境地。美国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麻痹日本,赢得备战的时间。另一方面则是以罗斯福总统为代表的高层,已经意识到从美国国家利益出发,早参战比晚参战好,但美国国内孤立主义与和平主义盛行,为了争取美国国内最广泛的支持,罗斯福确实希望日本来打第一枪,让美国站在被迫参战的道德制高点上。
美国国务卿赫尔提出的最后通牒《赫尔备忘录》实际上宣告了日美谈判的破裂
把最后通牒交给日本大使后,国务卿赫尔就对陆军部长史汀生说,我的工作已经完成,下面就看你的了。11月27日,美国陆军参谋总长马歇尔和海军作战部部长斯塔克分别向菲律宾和夏威夷等地的陆军部队、太平洋舰队、亚洲舰队发出了“战争警告”电报。
12月7日上午10时30分,美国海军OP-20-G破译了日本外务省发给驻华盛顿大使馆的两份重要电报,一份是日本给美国最后通牒的最后部分“所以,鉴于美国政府的态度,日本政府只能认为今后即使维持谈判,也不能达成协议。特此通告美国政府,并深表遗憾。”另一份是外务省命令驻美大使于下午1时前将最后通牒交给美国政府。再清楚不过了,这两份电报就意味着日本将在下午1时向美国开战!而此时距离日军偷袭珍珠港还有两小时。根据这两份电报,美国陆军参谋总长马歇尔于12时向太平洋地区的所有美军部队发出了进入紧急戒备的通令,此时距离日军偷袭珍珠港还有半小时,但由于通讯线路上的耽搁,珍珠港美军直到日军偷袭之后才接到这份命令。
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在日军偷袭开始前半小时就向太平洋地区的所有美军部队发出了进入紧急戒备的命令
因此,美国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就已经很清楚地掌握了日本开战的时间,但是对于日本首先进攻的地点却一无所知,当时美军判断日本会首先进攻菲律宾、新加坡或者泰国,压根就没想到日本居然会首先进攻远在6000公里外的珍珠港,6000公里的作战距离在当时而言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珍珠港的美军才会在战争阴云已经非常明显的情况依然毫无戒备,甚至在发现很多日军进攻的征兆都不以为然最终导致遭受惨重损失的原因所在。
(特约撰稿人:周明 编辑:施荔)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