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国家稳定的“压舱石”----88岁高龄的泰王普密蓬昨日(10月13日)下午离世。
泰国是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是东盟内有影响的大国。泰国民众和周边地缘政治关联国,虽对普密蓬泰王的离世早有心理准备,当朝的巴育军政府,亦对泰国内可能引发的政治和社会动荡,提前作了应对方案,但泰国民众和周边国家,还是对泰国能否平稳实现普密蓬身后的权力交接,充满了诸多担心。
泰国属君主立宪国家,泰王普密蓬权力有限,但他本人及由他主持的泰王室非常务实,他被泰国政治诉求有异的各社会阶层“众星拱月”般拥戴与接受,在于他拥有极高的社会威望和群众基础。与其说他留下的权力真空将如何填补,不如说他留下的威望真空能否为新泰王所填补。
泰国1932年施行君主立宪的国家政体。时至今日,泰国共发生20次军事政变,其中成功14次。普密蓬国王从继位到离世,在位时间长达七十年。然而,尽管广受泰民众爱戴景仰,有着超越泰国所有政治人物的空前影响力,头戴当今世界在位时间最长的桂冠,但他当泰王的这七十年,泰国发生军事政变17次,换了36个政府总理,6次更换国家宪法,见惯了国家的血雨腥风。
令人称奇的是,泰国平均每两年不到,国家就得经历一次急剧动荡,但国家每次都能从动荡冲突中恢复过来,做到国家不倒、民心不散。不得不说、不能不叹,普密蓬泰王有一颗慈悲为怀的博大包容之心,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平衡大师。
两年前推翻民选英拉政府上台的巴育军政府,头脑十分清醒。昨日,巴育在第一时间宣布,根据泰国宪法,王储玛哈成为国家新君。玛哈今年64岁,同时拥有泰国空军现役上将头衔。
此前,玛哈与军方不和,玛哈与2006年被军人政变推翻的总理他信关系密切之传言,始终像阴霾一样罩在玛哈王储和巴育军政府头上,让各界平添担忧。也有人暗自窃喜,等着欣赏泰王室与泰政府的争斗大戏。
中泰1975年正式建交,迄今已有41年。新中国成立到1975年之前,中泰交恶。泰国是整个冷战年代美国围堵中国“新月形包围圈”的重要节点,驻扎在泰国多处大型和超大型美军基地之美军,长期对中国的南部虎视眈眈。
尽管中泰友好源远流长达千年,但倘若没有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1974年美国终结越南战争,美国大兵整体撤离东南亚,泰国断不会在1975年与中国建交。
中泰建交,中泰关系翻开历史新页。4年后,中国改革开放一路高歌前行至今,国家面貌天翻地覆,中国由此赢得中泰关系发展进程的主导地位。中泰全方位的经贸合作,成为泰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台外部发动机。
由于中泰关系良好,客观上加重了泰国在东盟内部的地位,中泰友好亦成为泰国平衡泰越、泰柬、泰老、泰缅、泰美、泰日、泰韩关系的重要倚重,为泰国赢取了君主立宪84年来从未有过的和睦邻里关系(泰国发展必须的周边外环境)。因此,不管他信、英拉抑或巴育,上台之后都对前任政策“翻烧饼”,但维护前任留下的良好泰中关系,都成为新政府外交政策之首选。
互利互惠之经贸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相应的军事合作乃水到渠成。时至今日,泰军武器装备分为三个大类:1970年代中后期,美军从泰国撤军留下一部分,从美国进口了一部分,从中国进口一部分。眼下,中美装备在泰军大体各占四成,剩余两成为多国“杂牌”。
军购合作是中泰军事合作的主要方面。历史上有影响的大事件是,1990年代泰海军采购中国导弹护卫舰。今日更具标志意义的是,泰国欲出资10亿美元采购中国三艘常规潜艇,由于美国在中间竭尽“骚扰”此事尚在谈。事实是,中国装备出口泰国,涉及泰军装备的各个层次。枪支弹药火炮装甲车辆,价格虽不如军舰潜艇,但面广量大总价极为可观。而更让泰军和泰政府感到踏实的是,中泰为近邻,维修保养叫得应,而且买中国装备,中国从来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更不以军购要挟对方、干预对方内部事务。
国与国相交,军购合作最终可归类为广义经贸合作范畴,但军购合作亦是经贸合作的最高层次。如果某国从另一国成体系的购买武器装备,就意味着,购买国在很大程度上,将国家的国防安危“信托”给了武器装备的出售国……何况,中国长年为泰军培养军官和教官,中泰多领域中低层次军演亦已常态化……
巴育政府处理对华关系颇为务实与稳健,新泰王玛哈与中国渊源也不浅。纵然,老泰王离世,泰国对外政策难免要作适度调整,当然也包括对华政策之调整。但这种调整是微调,是新的磨合与适应,对中泰经贸合作的最高层次----中泰军事合作,不会产生大的负面影响。具体到潜艇采购案,美国再不高兴再“捣蛋”,泰国该买还得买。
(特约撰稿人:鲁宁 编辑:张梦迪)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