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第一次上学的情景吗?你还记得第一次离家的心情吗?你还记得第一次工作的状况吗?当我们已被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点滴裹挟着往前跑时,你还记得“第一次”的悸动和初心吗?
央视网联合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策划推出的12集系列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the firsts in life)在这个冬日暖心上线。通过撷取12个对中国人意义重大的人生断面,观察不同人群在人生重要节点的“第一次” 串联起我们中国人的一生图鉴。
而《人生第一次》的第一集《出生》,则将镜头对准了三对夫妻,透过他们在生育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选择和风险,展现了第一次为人父母的他们对未知的恐惧和迎接生命降临的喜悦。生命的诞生,牵动着个人、家庭和社会,而生育的背后呈现的便是普罗大众最真实、最揪心、最温情的缩影。
“在见到你之前,我已经开始爱你了。”
有人说生孩子的疼痛,就像是有人从你的鼻孔里挤出一个西瓜。在中国,平均每一天约有5万人来到这个世界。这些孩子的大多数,是在全国21万名产科医师和18万名助产士的帮助下,在2.6万家助产机构里诞生的。
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刚进产房的吴丽辉将迎来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对于许多人来说,“儿女双全”是一件美好的事,对家里已经有一个儿子的吴丽辉来说,她期待这会是个女孩。
当然美好憧憬的前提,是要熬过眼前这道坎。顺产的过程中,最痛苦的莫过于开指。“太痛了,可以打无痛了吗?痛死了!”这是吴丽娟在正式生产前最深的感受,她期盼自己快点进入生产状态,这样她就可以打无痛了。
阵痛两个小时后,吴丽辉终于开到了两指,可以上无痛了。在全国,麻醉分娩镇痛的开展率还不到20%,但无痛分娩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这一比例达到了70%。
生产不是女性一个人的事,这条路上的“战友”当然还有丈夫。如今,很多医院开展了陪产服务,吴丽辉的丈夫陈力歌全程目睹了生产过程,每一次子宫的收缩都是吹响生命的号角。终于,孩子出生了,吴丽辉得偿所愿,是个女孩。人生第一次的见面,孩子使劲哭,父母使劲笑。
“加油贝贝,再不努力的话我们要去挨一刀啦!”
以往,很多产妇怕疼,所以要求剖宫产。随着分娩镇痛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准妈妈倾向自然分娩。36岁的周婷,进入产房已经十多个小时了,这是她第一次当妈妈,周婷希望能够顺产。可发烧38度的她,面临着的是再试试顺产还是直接剖宫产的选择。
犯了纠结症的她摸着肚子里的孩子,轻声细语地说:“加油,贝贝,再不努力的话我们要去挨一刀啦。”她希望得到未出生孩子的理解,同时一种生命之间的牵绊在此刻或更早就开始了。
发烧导致羊水变热,由于担心宝宝被感染,周婷没有再坚持顺产。最终孩子顺利出生,周婷的丈夫黄晓敏在见到孩子的第一面时,他的眼角湿润了。那一刻,或许一切的等待和守候都是值得的。
第一次和自己的孩子打交道,黄晓敏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他不知道如何抱孩子,“两个手托头,然后一只手从她的脊椎插到臀部。”在妻子的指导下,这是他第一次和孩子的亲密接触,虽然看上去有一点笨拙,但余生,有更多和孩子拥抱的机会,等着他变得越来越熟练。
“明天这一关,不闯也得闯了”
关于万物之始,我们总是心存浪漫,然而,对于其中的艰难,有时候我们却无法预料。27岁的向爽经历了一次“向死而生”,她在怀孕不到28周时,因先天性心脏主动脉瓣二叶畸形,要接受心脏外科手术,而且她怀的是双胞胎。
在手术前一天,向爽的丈夫王翔陪在病床前,“他们真的蛮有灵性的,这两天拼了命地长。”王翔摸着妻子的肚子,他似乎是有意用这样的方式为妻子加油,告诉她,她不是一个人在面对,他和那对未出世的双胞胎是她最坚强的后盾。就这样,手术前夜,紧张混杂着期待,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一台手术,三条人命,而心脏手术的全程都可能危及腹中胎儿的性命。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手术进入到最紧张的一步,向爽的心脏停跳了,母体心脏停跳意味着术中低氧、低血糖、高血钾的风险增大,严重威胁着两个胎儿的生命。最终,紧张的六十分钟过去,母子平安。
手术后,向爽坐在轮椅上哭了,这是她第一次在手术这件事上落泪,她明白这道坎她终于跨过来了。她也知道只要再扛一个多月,等双胞胎平安出生后,她的这场“战役”才会真正结束。
“世界初见,春和景明”
名字是每个人出生后独一无二的“记号”,往往经过父母仔细斟酌精心挑选。而向爽的这对双胞胎“春和”和“景明”,他们的名字似乎是冥冥之中早有安排的。“春和”和“景明”这两个名字是早在一个多月前,向爽在进行心脏手术前,她做梦梦到的。王翔说:“她梦里面叫了这两个孩子的名字,那就是春和、景明,就这么定了。”
中国有句老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一个多月后,向爽诞下了这对双胞胎,都是男孩。和孩子的第一次见面,向爽的第一反应是“好小”,因为她也不敢相信,就是这么一对看上去弱小的生命体,像是包含了整个宇宙一样,那么顽强。
父母和孩子的一场相识,今生的缘分充满了爱和泪,但也是爱和泪托起了生命的轻与重。他们在迎接新生命时的模样,或许笨拙或许软弱,但他们在这条路上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只为从以往的“孩子”变身为第一次的“父母”,只为了那次“初次见面,请多指教”。
世界本该是你醒来的模样,也是因为有你,人间才值得歌颂。2020年1月15日起每周三晚,《人生第一次》将通过东方卫视、央视网、看看新闻网、腾讯视频、哔哩哔哩弹幕网、优酷视频,及央视网海外平台暖心上线,让我们一起回望那些难忘闪亮的“第一次”。
(来源:《人生第一次》项目组)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