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2015年提出的“忠诚僚机”概念,现在已呈现空前热度,除了美国自己以外,澳大利亚、俄、法、中等大国均已有深入研究成果。
澳大利亚“空中力量编队系统”(ATS)
5月初,波音澳大利亚工业团队推出了“空中力量编队系统”(ATS),这是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开发的项目,这一项目也将成为波音公司为全球军火市场开发空中力量组合系统(Boeing Airpower Teaming System,简称ATS)的先奏,这可是继F-35大卖之后的大生意。
ATS看上去像一架去掉驾驶舱缩小版的F-35,机长11.7米,同样是单发设计,两侧进气,双V型垂尾,全机采用复合材料制造,据称将配备武器,但没有内置武器舱,该机为亚音速飞机,航程达3700公里。
正在更换机头模块的ATS(设想图)
ATS独有特色之处是可更换机头模块,实现不同功能,这个长2.59米的机头内部有147升空间,可以安装雷达,也可以安装红外搜索跟踪系统,或者是电子战系统,多种不同功能的ATS可实现整个编队多样化的战斗力。
澳大利亚空军希望这种无人机能与其装备的F-35、F/A-18、EA-18G、E-7预警机、P-8A反潜机配合使用,大大扩展现有机型执行任务的能力。
波音声称,首架ATS原型机正在地面测试,预计今年下半年将首飞。
E-7预警机率领一群ATS
而在此之前,人们更为熟知的美国“忠诚僚机”项目则是由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和克雷托斯Kratos无人空中系统公司联合研发的XQ-58A“女武神”,,2019年3月宣布已经试飞成功。
“女武神”XQ-58A
XQ-58A“女武神”是作为与F-22/F-35协同,在复杂环境高度对抗环境下作战的“忠诚僚机”(Loyal Wingman),可执行监视、打击、电子战支援任务,能单独出击,也能进行蜂群作战。
该机也是一种亚音速飞机,航程达3200公里,可以不需要跑道采用火箭助推起飞,降落伞回收。
XQ-58A“女武神”投弹攻击设想图
和ATS不同的是,“女武神”采用背负式进气道,设计有内置弹舱可挂载两枚小直径炸弹,在小型化空空导弹出现之前,难以挂载空空导弹充当导弹射手,但进行小型空地攻击,侦察、电子干扰,或者干脆为有人战机、预警机、加油机等挡导弹,估计以后预警机会可能带着一群无人机以防不测,而执行打击预警机任务的远程导弹也必须进一步升级,必须更加智能化具有识别能力,才能完成任务。
这两种无人机都很强调可消耗性,也就是成本,XQ-58A“女武神”预计在200-300美元之间,ATS采用了波音民机制造技术,据称单价比一枚“战斧”导弹便宜。
欧洲“神经元”无人机
欧洲同样有类似的“忠诚僚机”项目,“神经元”是有法国主导,瑞典、西班牙、意大利、瑞士、希腊参与的项目,可自主飞行,能在复杂环境中执行任务,该机采用飞翼布局隐身设计,是欧洲第一款隐身战机,外形与我国攻击-11型无人机、俄罗斯S-70“猎人”、美国X-47B相似。
我国空军“攻击-11”无人机
“神经元”无人机也是一种集侦察、监视、攻击于一身的无人机平台,同样可配合“阵风”等有人战机作战,据称一架“阵风”可指挥4-5架“神经元”。
“神经元”强调高度智能化,运用了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无人机自主编队飞行、无人机之间数据交换、战术决策、协同作战等能力,目前看,“神经元”无人机也难以执行空对空任务,还是以对地打击为主,但高度智能化使其可以执行难度较高的以前由武装直升机或攻击机执行的近距空中支援任务。
虽然“神经元”也考虑到成本,但预计比上述两种无人机还是得贵很多。
俄罗斯苏-57和S-70“猎人B”
去年9月,俄罗斯国防部公布了一段S-70“猎人B”无人机与苏-57在一起试飞的画面,显示S-70正是苏-57的“忠诚僚机”,“猎人B”是一架大型无人机,也采用飞翼隐身设计布局,采用一台苏-27使用的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起飞重量达20吨,航程达3500公里,载弹量可达8吨,这已经与苏-27相当。
苏-57与S-70“猎人B”
“猎人B”也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不但能自主飞行,而且能通过数据链与俄军现有战机实现数据共享,能在战场上前出,充当小型指挥、预警机,拥有大容量内置弹舱,能挂载俄军装备中的大部分现有武器,其隐身性能可能高于苏-57,可在苏-57之前进入高危区域,侦察获得情报与苏-57共享,并在苏-57的指挥下执行打击任务。
我国空军“攻击-11”无人机
我国显然不会不考虑为歼-20等配备情报、火力增强型的“忠诚僚机”,但我国无人机种类实在太多,撇除螺旋桨发动机的机型不提,喷气动力的就有好几种。
2019年国庆阅兵展现的“攻击-11”型无人机,看上去与欧洲“神经元”大小类似,明显比俄罗斯“猎人B”小,该机被认为是2013年在南昌首飞的“利剑”无人机的完善版。
“利剑”无人机
“攻击-11”被认为是沈飞设计,由生产“强五”攻击机的南昌洪都飞机公司生产,自然就带有攻击机的特性,从其官方模型来看,内置弹舱确实挂载的是两种三枚小直径滑翔炸弹。
“攻击-11”弹舱
“攻击-11”显然也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能力的隐身无人机,可在高危环境下,单独执行侦察、打击任务,也可与歼-20、歼-16、歼-10C等战机通过数据链组成作战编队,扩展集群打击能力,但从“攻击-11”不大的体型推断,其作战半径、载弹能力、内置电子系统体积性能等可能都有限,可能不具备跟随大型远程的歼-20、歼-16伴随作战的能力。
“暗剑”无人机
而沈飞研制之中的“暗剑”,虽然还未见首飞等信息,却早已蜚声天下,该机可为世界第一种以无人歼击机概念设计的飞机,从这张披漏的照片来看,这种下颌DSI进气道设计的隐身无人机,体型相当巨大,不亚于一架大型战斗机,其设计特点更加注重超音速和高机动飞行,最大速度可能超过2倍音速,机动性能更是远超有人驾驶战机的9G极限,具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大型雷达等机载设备及内置弹舱,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歼-20可能率领数架“暗剑”组成机群,隐身能力使得整个机群都难以被发现,超音速大作战半径使得“暗剑”可以前出侦察,通过数据链与歼-20共享战场态势,内置武器舱,相当于扩展了歼-20的武器携带量,甚至空中加油型还可为歼-20提供返航燃油,整体打击能力可提升数倍。
2006年珠海航展“暗剑”模型
从2006年首次在珠海航展看到全黑涂装的“暗剑”缩比模型,到大型实物模型照片披漏,我们可以相信,这并不是一个概念设计,而是真正在进行的项目设计,10多年来,我国AI技术、航空制造技术发展迅速,为这一概念方案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未来已来,有人机搭配无人僚机集群作战的时代即将到来,这或许是隐身五代机之后,真正的进一步提升空中力量的举措,而真正所谓六代机的概念也得在实现这一步骤之后,才会出现。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李苏宁)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