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旧小区通常都面临着公共活动空间紧张的困局,有没有可能通过巧妙地改造腾出空间,为居民度身定制“公共客厅”?虹口北外滩地区通过城市“微更新”的魔法,让老旧小区焕发出“逆生长”的活力。
中午时分,塘沽路上的“学霸妈妈”活动室里总是热闹非凡,手工、茶艺、育儿讲座,丰富的活动不仅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还吸引了周边商务楼里的白领一起加入。
“学霸妈妈”团队领衔人贺燕萍说:“现在老的中的小的,参与人群更加广泛了,不像原来就局限于我们学霸妈妈几个人。”
贺燕萍说,正是得益于共享空间项目的微更新改造,才让他们能有空间开展各种活动。塘汉街坊是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旧式里弄,作为风貌保护街坊,这里无法通过旧区改造的方式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但当地居民渴望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依然强烈,因此去年5月北外滩街道请来了设计师,对路口一处被弃置的助餐点实施改建,通过微更新实现了螺蛳壳里做道场。
如今这处空间已经成为了塘沽路上的标志性建筑,让老式里弄的居民们,在家门口有了一个时尚的公共客厅。
塘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秋蓉说:“这激发了我们很多居民参与的热情,更多的居民都愿意走出家门,融入到我们社区当中来。”
辖区内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缺失是通病。北外滩街道希望,通过对小微空间的室内改造、开放空间的整体改造,以及特定空间的综合性改造等不同形式,打造出开放友好的公共客厅,让居住在周边的居民都能共享城市更新的成果。
每天清晨,北外滩三联小区刚刚落成的健身苑都是最热闹的地方。原来这里健身器材没有,居民们我们要到隔壁小区去锻炼。三联小区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公房小区,老龄化程度很高,大家都希望小区里能有个专门的休闲健身空间。居委会、业委会和小区物业“三驾马车”共同携手,向街道申请了微更新改造,希望将小区内荒芜了多年的绿化带改建成休闲健身空间。得到街道支持后,资金缺口则由小区共同集资。
三联小区业委会主任冒永强说:“居民很踊跃的,我们77户居民每家都出钱了,大家主要都是一份心意来共同建设。”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先杂草丛生的闲置空间如今旧貌换新颜,彩色的墙面现代时尚,红色塑胶步道旁还有鲜花点缀,休闲用的长椅、圆桌、石凳,以及多功能的健身器材,应有尽有。
三联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陆琼说:“也可以借鉴这个微更新的项目,由我们的业委会、物业和居民全程参与我们小区的自治管理。”
而九联小区则把原本混乱的非机动车车棚进行了改造,将原先18个厢房的车棚改建成了15个厢房,统一了充电设施,腾出来的空间则搭起葡萄架,成为小区议事厅。同样,整个改建过程小区居民全程参与。
藩兴党总支居民区书记兼主任余霞说:“比如说我们这个磨砂的外立墙面也是根据我们居民所提出来的,这个磨砂起到的作用是黑广告不会贴在上面,或者黑广告的字也不会写在上面。”
北外滩街道正计划成立专门的微更新事务管理所,由专门的团队,搜集居民意见,帮助居民进行微更新项目申请,并逐渐固化整个流程,让更多老旧小区居民能够从微更新改造中实实在在提升获得感。
北外滩街道社区自治办主任朱慧芳说:“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居民的全程参与,居民通过自助、助人和反哺社区这样一种方式,获得了对社区的认同感,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对幸福生活的满意度。”
未来的上海,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北外滩街道的微更新,让老旧街区也跟上时代的步伐,焕发出“逆生长”的活力,也让居民们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汤铭 编辑:小真)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